为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体系融合作用,近年来,诸城市加强信用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社区治理,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是开展居民信用评价,构建“居民自治”治理模式。设立社区网格信用议事会,构建信用积分评议长效化、规范化机制,把社区网格治理、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纳入信用管理,激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将信用积分评议的正向激励效能延伸到社区网格治理,切实发挥信用管理在基层治理中的良性互动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质量与效能。
二是开展信用积分应用,构建“信用合治”治理模式。依托《诸城市社区网格居民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聚焦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结合社区网格实际,在社区邻里设置环境卫生、公益宣传、社区调解等志愿服务点,推进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信用服务项目和积分标准,对年度信用积分高的居民进行表彰奖励,倡导邻里互帮互助,激发争做诚信好居民的自觉性,以信用积分助推志愿服务发展。同时拓展信用积分应用的下游端,开设“积分超市”,将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时长累计成信用积分用于兑换信用礼品,实现“信用+志愿”双循环的良好局面,激励居民参与社区网格信用建设。
三是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构建“人人共治”治理模式。开展好“信用+网格”信用建设宣传活动,利用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和明白纸等方式讲好诚信故事,引导公众树立“与人为善、明礼诚信”的价值观。通过社区诚信广场宣讲的方式宣传诚信道德和普及信用知识,使诚信意识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诚信文艺活动等特色宣传方式倡树美德信用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基层社区网格诚信文化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信用“无处不在”,提升群众道德水平,开启德治新模式,加快构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治、人人享有”的社区网格信用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