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行政处罚信息已广泛应用于行政管理、招标投标、项目申报、资格资质认定等领域,企业信用就是企业的一张公开名片,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为帮助企业减负增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青州市应急局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激发企业诚实守信意愿。全面推行“两书同达”机制,即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明确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条件,修复流程、修复路径和公示期限,引导市场主体及时修复失信行为,避免因对信用修复政策、条件、程序不了解,没有及时进行信用修复的情形,导致其相关权利持续受到限制进而造成一定损失。
加强宣传,为信用修复提供行政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告知经营主体了解并知晓《山东省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白皮书,明确信用修复概念、信用修复方式、适用主体等方面,突出政策集成、细化落地,为市场主体在失信行为纠正后开展信用修复提供行政指引。
主动式服务,打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依托安全生产执法信息系统,对发生行政处罚的企业进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台账,明确信用修复时间、帮扶责任人、信用修复状态,在行政处罚主体满足修复条件时,主动与失信主体联系,进行一对一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准备信用修复所需材料,及时上传修复材料,切实做到执法为民,助企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