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诸城市以获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发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信用+”赋能模式,积极拓展应用路径,信用赋能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进展显著,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的经营意识稳步提升。
一是开展“信用+分类监管”,让监管执法精准有效。依托《诸城市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对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实行实时量化、评价和赋分,建立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标准,为全面实行差异化监管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全量推送至相关监管部门,与各领域监管对象名录库相匹配,实现信用风险分类、运用、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强“信用+修复助企”,让市场主体轻装前行。积极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推行“两书同达”告知机制,帮助提醒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信用修复,重塑企业信用。多渠道宣传信用信息修复政策,常态化开展企业信用修复,通过“信用诸城”网站、公众号等形式开展宣传,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信用修复相关内容。
三是开展“信用+评价宣传”,让市场主体亮出“信用名片”。积极组织企业开展信用政策宣讲、信用进企业等主题宣传活动,让企业了解更多的信用知识。依托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系统,深入推广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将市场主体的公共信用评价结果,统一免费制作生成“信用名片”,并向全市2660家企业发送“信用名片”一封信,鼓励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积极亮出信用名片,让消费者和客户商通过扫码就能直观地了解到企业的良好信用。